304不銹鋼帶的技術處理目標
304不銹鋼帶從單元處理技術向多元組合處理技術轉變。針對不銹鋼酸洗廢水的特點,單項處理技術有數十種,目前以化學中和法為主,由此產生了數量龐大、成分復雜、利用難度高的混合污泥。實踐表明,任何一種單項廢水處理技術有優點,也有缺點,應用上均有局限性。只有采取多元組合處理技術,互相取長補短、優化組合,才能達到最佳的技術經濟效果。
地制宜選擇處理工藝
中性鹽電解法是國外公司開發的除鱗方法,在Na2SO4中性電解液中,不銹鋼板、卷作為陽極電解,氧化鐵皮中的鉻氧化物以可溶性Cr6+進入廢水中,因此可作為含鉻廢水,先將Cr6+轉化為Cr3+后,再進一步處理。
是國內外含鉻廢水處理工藝的比較情況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,離子交換法、電解法等工藝雖有一些應用實例,但適用范圍較窄。從發展趨勢來看,以亞鐵鹽、亞硫酸鹽為還原劑的化學法,因工藝路線成熟、維護管理方便、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,仍是含鉻廢水(中性鹽廢水)處理工藝的主流。
304不銹鋼帶卷在中性鹽陽極電解之后,為確保產品質量,還須采用混酸進一步處理,促使鐵氧化物進一步脫落,由此產生了多種混酸廢液,其中含有濃度較高的HF、HNO3、H2SO4、HCl,以及Fe3+、Cr6+、Cr3+、Ni2+等重金屬離子,成分復雜,處理難度大。
一種304不銹鋼帶表面低溫著色方法,涉及不銹鋼表面低溫著 色技術領域;該方法是將經過常規方法處理的不銹鋼工件作為陽極,?鉛板為陰極,以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,根據所需要的顏色調制交變 電場的各參數并確定著色所需的時間,電解質溶液用濃度為0.5~ 5mol/l的硫酸水溶液;著色完成后,對工件進行清洗和簡單的后處理, 最后干燥;其特征在于,所述電解質溶液溫度控制為30~50℃,所述電 解質溶液中增速劑為5~25g/l。